第十三届中小学数学创新应用科普活动能力拓展竞技展示环节顺利举行
4月20日,随着第八个世界创意与创新日的临近,第十三届中小学数学创新应用科普活动在全国26个城市同步拉开帷幕,并圆满完成了能力拓展竞技展示环节。作为全国青少年数学创新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由全国青少年数学创新系列活动组委会、数学周报社、科普中国数学创新科普号等单位联合主办,辽宁省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会、辽宁省数学会等单位承办,4万余名中小学师生的积极参与。
活动由“创新探索体验挑战”与“能力拓展竞技展示”两个环节组成,均以纸笔答题科普竞赛的形式呈现。活动中,选手们面对的是一系列灵活创新、贴合实际、紧跟时代步伐的数学创新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考验选手们的逻辑推理能力,还要求他们跳出传统解题套路,通过独立思考与解答,深度体验数学创新问题“理、美、智、趣、用”的独特价值。为了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本届活动在传统考查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通过AI等科普阅读进行科学素养的考查,使活动更具时代感和前瞻性。
活动中,选手们凭借扎实的数学功底和出色的创新思维,角逐省级一、二、三等奖。获得省级一、二等奖的选手将有机会申报参与今年8月2日至7日在沈阳农业大学举办的第十三届青少年数学创新营活动。
活动结束后,参与学校纷纷反馈,本次活动有效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帮助他们实现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的积极转变。学生们在活动中获得了更大的独立思考空间和竞技展示舞台。同时,活动也为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在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研究与实践方面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平台,促进了数学教育的创新发展。
为更好地发挥活动的科普功能,今年科技周期间还将举行2025第三届数学创新嘉年华活动。届时,将对往届中小学数学创新应用优秀资源进行开发,制作成数学创新科普体验短视频,并通过科普中国数学创新科普号等媒介进行公益传播。这一举措将积极构建“数学创新”网络科普打卡地,进一步推动数学创新理念的普及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的魅力和价值。
第十三届中小学数学创新应用科普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示数学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平台,也为推动数学创新教育和数学科普的融合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数学创新应用科普活动将更加精彩,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少年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积极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另悉,第十三届中小学数学创新应用科普活动(辽宁)获奖名单计划于4月30日在微信公众号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将发布最终获奖名单,届时符合申报条件的选手可凭获奖证书编号自主申报第十三届青少年数学创新营。本届数学创新营将于今年8月2日至7日在沈阳农业大学举行,获取更多活动的最新资讯,可关注辽宁省创新人才微信公众号。
第二环节参考答案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